汇市“坚决抑制大起大落”,A股结构化行情特征越来越明显|首席看市-每日消息

2023-05-22 09:55:12 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人民币汇率“破7”引发市场关注。

5月18日下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近期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高利率、高通胀、高债务并存,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显现,美欧银行业风险事件不断,推升了市场避险情绪,对美元汇率短期偏强形成支撑,人民币汇率近日双向波动态势明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汇率市场风险如何?对A股市场又有何影响?

“此次人民币再度向上破7,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及时通过政策沟通引导汇率预期,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抑制了短期人民币单边贬值的走势,对稳定汇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汇率再度破7,但较去年高点尚有距离,预期人民币贬值幅度或有限,整体维持宽幅震荡格局,在美联储即将结束其加息周期时,我国货币政策或仍将保持自主性,独立性。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张忆东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型外资短期流出,也压制了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5月上旬至今A股整体上处于震荡调整。不过2023年A股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结构牛市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要关注行情轮动效应。

“更长期一点,我们依然战略性看好中国股市中具有科技创新、盈利驱动的优质公司,立足于基本面才是投资中国股市的基石。相反,基于赌人民币升值而进行的投机,最终反而只是引发市场波动的噪音。”他称。

“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5月18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关于“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的指示及相关工作部署,无疑向汇率市场发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这次会议传递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真正权威声音,有助于企业、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正确的预期。建议关注汇率的相关企业或个人高度重视。”张忆东对记者表示。

明明认为,近期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直接原因,一是美元指数再度上扬,二是4月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出国内经济修复出现波动。在他看来,由于美欧仍处于货币紧缩阶段,欧央行离加息停止仍存在距离,美联储降息或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在此背景下美欧银行业预计将继续承压,直至美欧降息推动经济转好,预计未来还会发生一些美欧银行业的风险事件。

张忆东也表示,当前美国中小银行甚至部分大型银行的存款收缩风险仍然没有消除,2023年联储保持鹰派的时间越长,可能暴露的风险就越多。美国这一轮银行业风险彻底结束,很可能需要等待美联储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至少要等到3季度后期观察一下美国核心通胀能否快速下行。

明明告诉记者,当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超过90%的银行业总体稳定,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处于安全边界内,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约七成的24家大型银行一直保持评级优良。

经济修复呈结构化特征

据明明观察,国内经济数据短期有所波动,经济修复呈现结构分化特征:接触型服务业的修复弹性较强,处于继续复苏态势;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地产仍处于磨底期。

“年初经济脉冲式回升后或将进入短暂的平台期,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他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叠加内生的自我修复,年底经济动能有望再度回升。

张忆东表示,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经济复苏的力度有所放缓,但是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转型”的主线强于“传统的复苏”主线,旧动能(地产产业链)退场,新动能(消费、高端制造、新基建)复苏。一方面,整体经济受地产产业链长期放缓、全球商品大周期向下的拖累依然明显;另一方面,仍然还不错的是:服务消费、高端制造。此外,此前较强,但近期有边际走弱的是商品消费、基建。

他认为,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虽然4月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弱于市场预期,但是,应该以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理性看待。

按照兴证宏观团队的判断,有三大特征。一是经济复苏驱动力为服务消费、高端制造,这是历史少见的。就业整体的拉动可能也在从地产、基建链条转向服务业;二是单一经济指标内部分化剧烈,当前的观察体系难反映服务消费复苏对经济的拉动,进而可能部分放大经济中的下行压力;三是传导效应减慢,消费回到此前的中枢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健康企稳,服务消费继续改善,生产边际下滑,经济或进入‘非典型复苏周期’。不过,为了完成年初定下的GDP目标或仍需加力。”张忆东表示,本轮经济“转型”特征强于“复苏”特征,仍需等待扩内需、稳就业政策的落地支撑。特别是,考虑到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叠加短期将迎来毕业季,财政或需加码扩内需,激发企业用人意愿,稳岗促就业。

海外资金有望回流

5月中旬以来,A股整体震荡调整。明明分析称,近期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导致股市调整,4月工业生产和地产销售的高频数据走弱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系统性下降,避险交易成为市场主线。数字经济主题交易过后资金缺少新主线,市场热度持续下降,资金陷入存量博弈,市场呈现弱势震荡且行业轮动迅速。

“在美元走强、国内经济修复路径较为坎坷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币偏弱运行,股汇共振亦对股市构成一定压力。”明明称,展望未来,在经济弱复苏确认后,政策可能迎来变化。消费和制造业的扩大内需可能是主要方向,有望成为新的主线。国内股市估值有优势,配置价值明显。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地产后周期等均有望政策进一步加码,减税降费也有利于缓解居民收入的压力,在新基建方面也可能有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出台。

在张忆东看来,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型外资短期流出,也压制了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中期,我们可以来观察三个方面。”他分析称,首先观察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是否超预期改善,后续会不会有财政政策或产业政策发力。其次,观察中美利差会不会进一步拉大。第三,观察地缘政治风险是否改善。如果改善,则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币企稳反弹,有利于A股资本市场。

“中期来看,2023年A股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结构牛市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要关注行情轮动效应。”张忆东分析称,数字经济+“中特估”成为2023年两条主线,其中,“数字经济”领域综合拥挤度、景气度、机构持仓;而“中特估”,需要看到不是所有的央国企都叫“中特估”。一方面,能持续高分红的优质公司才能获得持续重估,另一方面,有全球竞争力的必将“物以稀为贵”。

在明明看来,部分海外风险事件冲击或通过情绪因素影响国内股市变动,但其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并且在中美经济周期分化的背景下,未来随着国内经济修复确定性提升,海外资金有望回流。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